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阿勃勒


【科名】 豆科 Fabaceae  
【學名】 Cassia fistula
【原產】 喜馬拉雅山東部或西部地區。
【分布】 於1645年引進,現在是全台各地普遍種植的綠美化及行道樹種。
【別稱】 波斯皂莢、豬腸豆、臘腸樹、牛角樹、阿梨、槐花青、長果子樹、阿勒勃、婆羅門皂莢。
【形態】 喬木,樹高可達20m以上,徑15-30cm,易生蔓枝;樹幹平滑,樹皮呈灰白色,偶有小瘤狀隆起;樹枝甚長,常延伸略呈下垂狀。葉為偶數羽狀複葉,長60-80cm,一個葉柄上有小葉3-8對,大多數為3-6對,小葉對生,長卵形或長橢圓形,長10-18cm,寬4-7cm,中肋顯著於背面強烈隆起,葉面平滑,背面粉白狀,全緣,顏色鮮亮,基部略澎大;托葉尖錐形,基部較寬,長0.1-0.2cm。花金黃色,腋生,數量多,排列呈總狀花序,花序成串下垂,有花10-15枚,甚為醒目;花序長15-40cm;苞片小,早落;花柄長3.5-6cm ,顯著;花萼反捲,裂片5枚,綠色,倒卵形,長1.5-2cm ;花瓣5枚,離生,倒卵形,大小略相等,長2-3.5cm,有爪;雄蕊10枚,花絲黃色彎成勾狀,其中有三枚特長、四枚中等而另三枚較短為不孕性。果實為圓筒形不開裂長莢果,暗褐色,長約50cm,寬1.2-1.5cm,懸垂,外皮有3條縱稜,成熟時呈暗褐色,果肉糖漿狀,帶怪味;種子40-100枚,藥片狀。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