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 殼斗科 Fagaceae
【學名】 Cyclobalanopsis glauca
【原產】 台灣、中國大陸、印度、韓國、喜馬拉雅山。
【分布】 生長於全台各地低海拔的森林中,近幾年廣為栽植,運用於造林及綠美化。
【別稱】 青櫟、青岡櫟、青栲、花梢樹、猴攢子、細葉椆、椆樹、椆校欑、九攢、石齟、校欑、鐵椆、寶椆、白孝欑、白校欑。
【形態】 喬木,植株可達20m以上;樹皮淡灰褐色,多不開裂;小樹枝伸長狀,有皮孔,但光滑無毛。葉互生,但有時叢生於小枝條的先端,倒卵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5-15cm,寬3-5.5cm,先端漸尖或少數呈短尾狀,基部鈍或圓,少數為寬楔形,革質,葉緣上半部或近1/3處有具粗鋸齒,表面無毛茸,背面有白色毛茸,但老時毛茸脫落而形成粉白色的鱗痂,因而看起來像帶白粉狀;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9-14對,於背面顯著隆起,葉緣基部全緣,幼葉被灰白色絹毛;葉柄長1.5-2.5cm,無毛茸。雄花序呈葇荑花序狀,斜上昇或下垂,長4-6cm,帶黃綠色澤;雄花長0.25-0.3cm,徑0.2cm,花被片5-6枚,外面先端有柔毛;雄蕊4-8枚;花絲細長,花藥二室,縱裂;雌花生長於枝條上部葉腋,一梗常有花數枚,多為2-4枚。殼斗杯形,像隻碗,包圍堅果之1/3至1/2,長0.7-0.9cm,徑0.9-1.2cm;苞鱗合生成7-11條同心環帶,環帶全緣,被絹毛,只包住堅果的基部;堅果橢圓球形,前端尖銳光滑,長1-1.5cm,徑0.9-1.2cm,先端圓鈍;種臍突出。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