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 豆科 Fabaceae
【學名】 Acacia farnesiana
【原產】 熱帶美洲。
【分布】 1645年由荷蘭人引入台灣,作為觀賞植物,現在於各地普遍種植。
【別稱】 鴨皂樹、鴨皂花、番仔刺、臭刺仔、楹樹、剌毬花、牛角花、消息花。
【形態】 灌木或小喬木,株高2-4 m,多分枝,樹皮粗糙,灰白色,老莖有不規則縱、橫突起皺紋,中形枝莖有橫向眼狀的小皮孔;枝條呈Z字形,具雙叉刺,托葉硬化如尖刺,枝上有一對由托葉所變成的直棘針。二回羽狀複葉,長2-8 cm;葉軸被灰色長柔毛,有腺體;托葉針刺狀,刺長1-2 cm;羽片4-8對,長1.5-3.5 cm;小葉通常10-20對,線狀長圓形,長0.2-0.7 cm,寬0.1-0.15 cm,無毛。頭狀花序1或2-4個簇生於葉腋,總花梗被毛,長1-3 cm,苞片位於總花梗的頂端或近頂端;花黃色,有香味,花萼長約0.15 cm,5齒裂;花瓣聯合呈管狀,長約0.25 cm;雄蕊長約為花冠2倍;子房圓柱狀,被短柔毛。莢果膨脹,近圓筒狀,長3-7 cm,寬1-1.5 cm,褐色,無毛,內有二室,以莢膜分隔,種子8-12粒,褐色,略扁,歪水滴形,中間顏色較深,長約0.6 c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