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 水雉科 Jacanidae
【學名】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食性】 雜食性。以水蠆等水生昆蟲、蝌蚪或是浮葉上的昆蟲、蜘蛛、平卷螺、福壽螺及少數植物的種子。
【鳴叫】 互相追逐打架時或平時互相溝通時,常發出「悠舞、悠舞」或「鉤舞、鉤舞」等叫聲,間雜著短促細碎的「咯咯咯咯」顫音,雄鳥的求偶聲是連續而急促的「唧、唧、」鳴聲。
【別名】 菱角鳥、鳳尾水雉。
【遷留】 在台灣屬稀有的留鳥。亦有學者認為水雉為候鳥。過去台灣北部有零星出現的紀錄,中部的繁殖水雉在繁殖季過後會消失,因而曾被推測是候鳥。水雉在東南亞會於季節轉換間做地區性移動,北方族群會到南方過冬。台灣位於水雉分布的北限,台灣中、北部或許曾有夏候鳥或過境鳥,但也可能僅是部分個體在台灣島內做地區間的移動,判斷台灣的族群應是以留鳥為主。
【繁殖】 一妻多夫制。繁殖季主要在4月至10月,以7月爲產卵髙峰,8月爲幼鳥孵化高峰。通常當雄鳥孵卵時,雌鳥會向其它雄鳥求偶。每隻雌鳥在同一個繁殖季中的配偶數不同,棲地狀況好時,1隻雌鳥可以先後與7至10隻雄鳥配對,1隻雄鳥也可與數隻雌鳥交配。近年資料顯示,1隻雌鳥最多與5隻雄鳥配對,近年濕地面積切割狀況嚴重,致使水雉一妻多夫的程度也隨之降低。雌鳥在繁殖前期會互相競爭領域,建立領域後再吸引雄鳥前來配對;雄鳥會在雌鳥領域中建立自己的領域:通常相連或相近的水池會爲同一隻雌鳥所佔有。築巢地點由雄鳥選擇,雌鳥會到巢中與雄鳥交配產卵,產卵期間每日會交配一次,窩通常4枚卵,卵古銅色,形狀是不對稱的菱形,每窩平均3.5枚卵。孵卵期共27至30天,幼鳥早熟型,孵出後就可以追隨雄鳥在浮葉上行走,有保護色,遇到危險會躲在葉片下。幼鳥約7至8週就能飛行。
【分布】 台灣是分布的北限。許多低海拔濕地過去都有出現的紀錄,以台南、高雄、屛東一帶數量最多。近20年台灣各地的數量幾乎已消失殆盡,目前僅台南與屛東有比較穩定的族群。全球分布於巴基斯坦以西到中國東南及東部,以南到斯里蘭卡及菲律賓、印尼一帶。有些族群有遷移性,在阿拉伯東部及亞洲南部過冬。
【形態】 體長約52公分。雌雄鳥體型不同,雌鳥較雄鳥大,羽色有繁殖羽及非繁殖羽兩型。繁殖羽的頭、下頦、喉部白色,頭後一道黑色細線沿著頸側連接腹面的黑褐色,頸後金黃色,身體背面棕黑色至淺棕色有銅綠色光澤,翼的覆羽白色,初級飛羽最外側幾支黑色,飛行時可見翼的內面白色,翅膀折回處〈腕部)有小型白色的距,腰部與尾下覆羽棕色,尾羽棕黑色,越往中間越長,兩根中央尾羽特別延長。喙黑色,跗蹠與趾淺綠色,腳趾甚長。繁殖季過後換成非繁殖羽時,翼上的飛羽會同時掉落,換羽期間不能飛行,只能潛入水中或逃跑避敵。頭頂與頸後黑褐色,兩側有黃色,黑褐色過眼線穿過頸側延伸到胸前形成橫帶,身體背面及翼的覆羽銅棕色有藍色光澤,尾上覆羽白色有橫斑,翼的覆羽亦有橫斑,身體腹面白色,尾羽比繁殖季短很多。亞成鳥的羽色與非繁殖羽相近,但是背部顏色較淺,頸側沒有黃線,胸前橫帶也較不明顯。初級飛羽愈往翼端愈尖細,最外三支飛羽近末端已特化到僅在羽軸單側有極短且長短不齊的羽絲,末端再略微膨大形成裝飾羽。此三支羽毛的尖端極軟,會隨風擺動,功能不明。幼鳥絨羽背面褐色,有黑色縱紋,腹面白色。跗蹠及趾都很長,肉色。
【生態】棲息在比較寬廣且隱密度高的低海拔淡水濕地,包括湖泊、水塘、沼澤、菱角田等;棲地的限制讓水雉的分布集中在某些地區,通常多是單獨活動。繁殖季可見成鳥聚集在繁殖棲地中競爭領域與求偶,較晚的時節可見雄鳥帶幼鳥覓食活動,或數隻年輕的亞成鳥一起活動,秋冬季節則同時可見成群聚集在過冬棲地上覓食。覓食方式是在水面浮葉上行走,尋找與啄食昆蟲。會游泳也會潛入淺水中逃避天敵。若秋冬季節繁殖地的水位會乾枯,則會移到其它有水處度冬,此時也會利用挺水植物較多的環境。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