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灰鶺鴒


【科名】 鶺鴒科 Motacillidae
【學名】 Motacilla cinerea
【食性】 主要以陸域或水域無脊椎動物爲食。
【鳴叫】 普遍的鳴唱聲爲連續48秒的重複、尖細、短促的「滋一滋一滋一滋一滋一…」鳴唱聲。叫聲爲連續、單調、尖銳的「唧唧、唧唧、…」。
【遷留】 在台灣大部分是普遍的冬候鳥,少部分個體有可能爲留鳥,但是無確切繁殖成功的證據。
【繁殖】 在台灣無繁殖成功紀錄。
【分布】 台灣冬天常見於中低海拔的山澗溪流及水域附近。全由分布上,繁殖區域包括歐洲、俄羅斯、西伯利亞、庫頁島、勘察加半島、中國東北、華北、日本等地,以及中東、中亞、喜馬拉雅山等山區。於非洲、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國南部、中南半島、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度冬。
【形態】 體長約18c。雌雄鳥、冬夏間的羽色略有不同。喙及眼皆爲黑色。雄鳥夏羽頭上、背部及小覆羽爲鼠灰色,具白色眉線及顎線,頰爲暗灰色,腮至前頸黑色,胸、腹部、腰及尾下覆羽爲黃色,飛羽爲黑褐色,羽緣白色,但不具翼帶,尾羽黑色,外側尾羽白色,腳爲黃褐色。雄鳥冬羽與夏羽類似,但是腮至前頸爲白色,而非黑色。雌鳥夏羽與雄鳥夏羽類似,但是腮至前頸爲白色,或是具有暗黑色的斑點,其餘大致相同。雌鳥冬羽類似雄鳥冬羽,但是胸部及腹部爲污白色或淡黃色,與亮黃色的尾下覆羽有所差別。
【生態】 多在地表活動,也會停棲在樹上或電線上。在地上奔走動作快速,常伴隨著點頭的動作。尾羽經常上下擺動,在短飛或奔走後停立時,尾羽上下擺動幅度一般比較大。飛行時翅膀時張時合,造成大波浪狀的飛行路線。晚上在樹上棲宿。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