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 槭樹科Aceraceae
【學名】 Acer albopurpurascens Hayata
【原產】 分布於中國大陸(福建、四川、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及廣東等地)及喜馬拉雅山區。變種為台灣所特有。
【分布】 特產台灣全島低至中海拔 300~1,800 公尺處,森林的邊緣或叢林內,較為常見。
【別稱】 樟葉楓、飛蛾子樹、飛蛾槭、裏白槭。
【形態】 常綠或半落葉性大喬木,高可達 15 公尺,小枝與嫩葉幼時均被毛。葉對生,厚紙質,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先端尾狀銳尖,基部鈍形或楔形,長 6~13 公分,全緣,葉面油亮綠色,背面粉白色,基部略三行脈,葉柄長 1.5~3 公分。繖房狀圓錐花序頂生,花瓣白或黃白色。果連翅長 2~3 公分,翅半圓形,脈紋多數,成熟翅果由綠轉紅褐色。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