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台灣光臘樹


【科名】 木犀科 Oleaceae  
【學名】 Fraxinus formosana
【原產】 台灣、中國大陸、日本、琉球、菲律賓、爪哇和印度等地區。
【分布】 生長於本島低海拔闊葉林中,溪流兩側及崩塌地等擾動環境較常見。
【別稱】 白雞油。
【形態】 半落葉性,大喬木。樹皮薄,呈片狀剝落。奇數羽狀複葉,對生,具柄,柄長10-20 cm,柄和葉軸具溝;葉片長10-20 cm,寬5-10 cm,小葉2-5對,具短柄;小葉長5-10 cm,寬2.5-4 cm,長橢圓形或披針形,葉基楔形,葉端鈍尖,葉緣全緣,上下光滑無毛,葉柄與脈偶被毛。圓錐花序,頂生,花密生;花萼色白,被毛;花鍾形,先端4淺裂;花冠4深裂,裂片長約0.2 cm,長橢圓形,雄蕊2枚,著生於花冠筒;子房上位,2室,各具胚珠2枚;柱頭2裂。果實為翅果,長約3 cm,披針狀先端凸或凹,表面光滑。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