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 胡頹子科Elaeagnaceae
【學名】 Hypericum subalatum Hayata.
【原產】 臺灣特有種。
【分布】 台灣中央山脈海拔1,800~2,800 公尺間之向陽灌叢或林緣;合歡山區於 3,000 公尺以下之道路邊坡常可見之。
【別稱】 台灣胡頹子、薄葉胡頹子、魏氏胡頹子。
【形態】 常綠叢狀半蔓性灌木,分枝多,幼枝銀褐色。葉紙質,橢圓披針形,鈍頭或漸尖,背具銀色痂鱗,長 5~10 公分,寬 2~5 公分,先端銳尖至漸尖;葉柄 0.8~1.8 公分長。花無花瓣,白色,單生於長枝上且 2~6 朵成總狀生於短枝上,萼鐘狀至漏斗狀,先端 4 裂,銀黃色,常簇生於葉腋,8~11月可見。果橢圓形,長 1.1~1.4 公分,熟時橘紅色。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