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 莧科 Amaranthaceae
【學名】 Achyranthes asper
【原產】 菲律賓、馬來半島、印度、台灣和琉球等地。
【分布】 生長於平地至低海拔林下、原野、路旁或荒廢地。
【別稱】 印度牛膝、擦鼻草、撮鼻草、牛掇草、鈍葉土牛膝、紫莖牛膝、台灣牛膝、和牛膝、白啜鼻草、牛膝頭、蔡鼻草、土牛七、倒扣草、倒扣筋、倒鉤草、粗毛牛膝、雞掇鼻、雞骨黃。
【形態】 草本,高可達1 m。莖直立或披散,堅實,具4棱,有分枝,被柔毛,節膨大如膝狀,入秋後地上部分變成暗紅色。單葉對生,具柄;葉片紙質,卵圓形、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4-8 cm,寬4-5 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漸窄,全緣,兩面被柔毛,葉脈更密。穗狀花序腋生或頂生,直立,花開放後反折,花冠向下,貼近花軸;苞片卵形,具長芒,花後反折;苞片淡紅色,披針形,基部具膜質的邊緣;花被5,披針形;雄蕊5個,退化雄蕊與花絲等長,頂端截平狀或細圓齒狀,背面有1鱗片,先端呈流蘇狀。胞果卵形,長約0.3 cm。種子具剛毛,會附著於人畜身上,散播繁殖。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