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 鷺科 Ardeidae
【學名】 Bubulcus ibis
【食性】 食物依所處的環境而定,跟隨大型動物時,主要攝取驚起的蚱蜢及蟋蟀,同時也會攝食甲蟲、蝶類、蜻蜓等昆蟲 · 另外在濕地會攝取貝、蝦、蛙、蜥蜴、蛇及小鼠等,也時常聚集在垃圾場撿食腐爛物及蒼蠅等。
【鳴叫】 通常不發出聲音,繁殖季則十分吵雜,發出「啦-啦-」的叫聲以維護領域。
【別名】 牛背鷺。
【遷留】 在台灣是普遍的留烏,部分夏候鳥與部分冬候鳥,夏候鳥的部分在 9 月離台到南洋度冬,翌年3月再飛返台灣繁殖,冬季所見的牛背鷺可能部分為留鳥,另一部分則是由中國大陸來台度冬。
【繁殖】 繁殖:繁殖期為每年 3 至 7 月,會與小白鷺、夜鷺等集體築巢於竹林、相思林及木麻黃林 · 巢形為盤狀,由雄鳥檢拾樹技交給雌鳥築巢,每窩產卵 3 至 5 枚。由雄雄親鳥輪流孵卵,幼離約經 22 至 26 天破殼而出,由親鳥輪流餵食。餵食時雛鳥會將喙伸入親鳥口中,攝取親鳥反芻出來的食物 · 待離鳥稍大時,親鳥將食物吐在巢中,由離鳥自行撿食。幼鳥經過約 30 天可以長成離巢。
【分布】 台灣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中海拔山區,包括台灣本島、澎湖群島、台東蘭嶼、綠島,還有基隆北方三座小島、高雄東沙島以及金門及馬祖列島皆有分布。全球分布於非洲、歐洲南部、南亞、東亞及東南亞、南洋群島,澳洲及南美洲、北美洲。
【形態】 體長約50公分。雌雄鳥同色,繁殖羽頭、頸、喉及上胸飾羽及背上簑羽橙黃色,其餘皆為白色。喙橘黃色、眼先黃綠色或淡藍色,繁殖期的部分個體喙基至眼先呈紅色或鮮紅色 · 腳、趾黑色。眼黃色。非繁殖羽全身為白色,眼先黃色。
【生態】 牛背鷺對於樓地的偏好與大部分鷺科不同,比較喜歡較為乾燥及開闊的地區,如水田、早田、沼澤、草原、農場、牧場及垃圾場及高速公路邊坡草皮等都是牠們喜愛的生活環境。使用紅樹林、蘆葦及灌叢棲息及繁殖。清晨及黃昏時段,成群的牛背鷺會往返於夜棲地及活動區之間,往往會飛過市區。喜群居又常常棲於牛背,因此得名「牛背鷺」。牛背鷺以在乾燥地面行走為主,經常尾隨牛隻或耕耘機四周以啄食被驚起的昆蟲,利用這種方式可以不太費力的獲得更多的食物。在覓食中使用包括快走、小跑步、站立捕捉飛蟲、凝神檢視、頸部擺動、慢步走動、跳躍及飛起啄食飛蟲等技巧。喜群聚夜棲,常見於山坡地的相思林、龍眼樹、農家圍籬防風的竹林、河口海邊的紅樹林等。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